|
安徽山水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,主营园林景观设计、园区厂区绿化养护、市政绿化工程!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
|
15375515265
安徽山水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
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期时长需根据植物类型、工程规模、地区气候条件及合同约定综合确定,不同场景下养护期差异较大。以下是常见养护期限及相关说明:
一、国家标准与行业惯例
根据《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CJJ82-2012)及行业实践,养护期通常分为以下两类:
1.草本植物(地被、草坪、花卉)
养护期:一般为3-6个月。
原因:草本植物生长周期短,短期内可验证成活率及覆盖效果(如草坪需确保成坪无斑秃,花卉需观察完整花期)。
2.木本植物(乔木、灌木、藤本)
养护期:
乔木、大灌木:通常为1-2年,部分珍贵树种或复杂环境(如屋顶绿化、盐碱地)可延长至2-3年。
小灌木、藤本植物:一般为1年,特殊情况(如垂直绿化攀爬类植物)可延长至1.5年。
原因:木本植物生长缓慢,需更长时间观察根系发育、萌芽抽梢及抗逆性(如越冬、度夏能力),确保完全适应新环境。
二、影响养护期的关键因素
1.植物规格与移植难度
胸径≥15cm的大树:因移植后恢复周期长,养护期通常≥2年,需重点监测生根情况、防倒伏及病虫害。
反季节种植(如夏季高温或冬季严寒期移植):养护期需延长3-6个月,额外关注保水、遮阴或防寒措施。
2.特殊工程类型
屋顶绿化、立体花坛、边坡绿化:养护期一般为1-3年,需验证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(如抗风、抗旱、抗贫瘠)。
生态修复工程(如矿山复绿、湿地重建):养护期可长达3-5年,目标是确保植物群落稳定,生态功能可持续。
3.地区气候条件
寒冷地区(如东北、西北):乔木养护期需覆盖至少2个生长季(跨冬春两季),防止冻害后次年萌芽异常。
热带/亚热带地区(如华南):高温高湿环境下植物生长迅速,但台风、暴雨等灾害易导致苗木倒伏,养护期可设为1年以上,重点观察抗风能力。
4.合同约定与甲方需求
部分项目(如政府景观工程、商业地产绿化)为确保景观效果长期达标,可能在规范基础上延长养护期(如乔木养护至3年),并约定分阶段验收(每满1年评估一次成活率)。
养护期内的费用支付方式(如按季度或年度支付养护款)也会影响期限设定。
三、养护期的主要工作内容
养护期内施工单位需履行以下核心职责,确保植物健康生长:
1.日常养护管理
浇水与排水:根据季节、天气调整频次,确保根系区域无积水或干旱(如夏季清晨浇水,冬季控水防寒)。
施肥与土壤改良:生长期施用有机肥或复合肥,酸性土壤可定期撒施石灰调节pH值。
修剪与整形:乔木剪去病虫枝、徒长枝,花灌木花后修剪促进分枝,绿篱保持线条整齐。
2.病虫害防治
定期巡查,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(如喷施杀虫剂、清除病叶),重点防范检疫性害虫(如松材线虫、美国白蛾)。
3.支撑与防护
新植乔木支撑需保持1-2年,防止大风倒伏;寒冷地区冬季需包裹草绳、搭设防风障。
4.补植与调整
对死亡苗木及时补植(需用同品种、同规格苗木),对生长过密或稀疏区域进行移植调整,确保景观均匀性。
四、养护期结束的验收要点
养护期届满后,需通过最终验收确认工程质量合格,主要检查项包括:
1.植物成活率
乔木、灌木成活率需≥95%(特殊困难区域≥90%),地被、草坪覆盖率≥98%,无大面积枯黄或死亡。
2.生长状态评估
新梢生长量达标(如乔木年平均新梢≥30cm),叶片色泽正常,开花植物花期一致、花量饱满。
3.设施完好性
灌溉系统、支撑架、防寒设施等无损坏或松动,养护期内产生的建筑垃圾已清理完毕。
4.资料移交
提交完整的养护记录(包括浇水、施肥、打药日期及用量)、补植清单及病虫害防治报告,便于甲方后续管理参考。
五、特殊情况说明
提前验收:若养护期内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且成活率达标,经甲方同意可提前验收(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条件)。
责任划分:养护期内非施工方原因(如自然灾害、人为破坏)导致的苗木死亡,需协商确定补植责任及费用承担。
总之,养护期是园林绿化工程从“施工建设”过渡到“稳定景观”的关键阶段,合理设定期限并严格管理,可最大限度保障项目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的长效性。